我校举行敦聘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彬彬教授、张光芒教授为兼职教授仪式暨学术报告会

作者:来源:文学与传媒学院发布时间:2021-06-01浏览次数:1837

527日晚,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彬彬教授和张光芒教授应邀在我校国际交流中心为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做了两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主持,文学与传媒学院1920级中文专业同学和教师近300人聆听了报告。




报告开始前,我校举行兼职教授聘任仪式。校长秦梦华为两位教授颁发聘书,并就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问题与两位专家亲切交谈。



王彬彬教授的学术报告会以《鲁迅的辫子记忆与民国意识》为题,他指出鲁迅对于“民国”的意识,是与关于辫子的记忆纠缠在一起的。通过结合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阿Q正传》《头发的故事》等作品中有关辫子的叙述,指出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鲁迅不习惯以僵硬的政治条款去衡鉴民国的好坏,更多的是从直观的感受出发去品评民国的名与实。因此,辫子问题,是鲁迅感受、品评民国的一个角度。其后,又通过分析《风波》一文,联系张勋复辟的历史背景,指出了鲁迅先生对 “无辫之灾” 等社会现象的揭露,也反映出鲁迅对于国民性、人性的思考与对民国历史的深刻认识与反思。最后,王彬彬教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心的解答,同学们获益良多。本场报告会不仅增加了学生对鲁迅与鲁迅文学的认识,还为学生后续的学术研究、专业建设等明确了方向。



张光芒教授做了《关于“底层文学”的叙事伦理问题》的学术报告会。张光芒教授向学生们介绍了底层文学叙述伦理的含义。张光芒教授以《母亲》等文学作品为例,与学生们分析了作品中主人公的遭遇,层层递进地讲解了底层文学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张教授认为,底层文学代表着文学世俗化和庸俗化,都关乎人自身的情感和命运。随后,张光芒教授针对文学流于世俗化后的三个表现:社会生活表象化、道德生活虚无化、个体生活欲望化,依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认为,当今时代底层文学应该能起到一种“翻心”的作用,让人有一种对社会流行意识的批判性的认识,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底层文学”才能融入中国与世界的变化之中,为人类社会更加公平正义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张老师的学术报告,丰富了学生的见解,不仅让学生们对底层文学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还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使其对文学的多样性有了进一步地认识,引发了更多的思考。

王彬彬,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15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学会理事。出版《在功利与唯美之间》、《鲁迅内外》、《八论高晓声》等著作多种。

张光芒,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出版《启蒙论》、《道德嬗变与文学转型》、《文学回到人本身之后》等著作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