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智慧育人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学科骨干教师(初中语文)”专项培训纪实

作者:王品择 来源:文学与传媒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23浏览次数:10

“各位老师,再见!”陕西师范大学程翔教授结束授课后,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10月14日到10月17日,持续四天的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学科骨干教师(初中语文)”专项培训在泰安落下帷幕。4天时间,6位名家,20名参培教师,无数次的触动与收获,泰山学院教务处和文学与传媒学院承办的培训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AI赋能语文教学,理论启迪与实践操作的双重指引

培训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理论讲解、案例拆解、实操演练等形式,系统解读生成式人工智能、智能交互系统、数据分析工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逻辑理论与实践方法。课程紧密围绕“人工智能+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命题,从理论启迪到实践操作形成完整闭环。参培教师表示,实践动手能力的指导精彩纷呈、“干货”满满。来自泰安市岱岳区粥店中学的语文教师岳秀丽总结说:“作为来自基层学校的语文教师,我带着对AI如何破解教学痛点’的困惑参训,在泰山学院的精心组织与专家团队的精准指导下,不仅系统掌握了AI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更明晰了‘技术赋能+人文引领’的融合育人方向。”

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坚守语文教学的初心使命

在人工智能辅助教育教学越来越兴盛的当下,必须审慎思考数字技术带来的挑战。王从华教授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冷思考”模块,提醒大家在使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时要注意伦理、安全与隐私问题指出,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教学,其核心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如何“育人”必须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健全人格为最终目的,审慎、批判、有创意地使用这一工具,让它成为推动教育走向更加公平、更有深度、更个性化的助力,而非陷阱。“AI可以提供答案,但无法代替思考过程中思维品质的锤炼。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肩负的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文化的传承、价值观的塑造、人格的熏陶。这些教育的本质,永远需要教师的真情投入与智慧引领。”来自嘉祥县马村镇中学的参培教师梁利美总结说。

“人工智能+学科骨干教师(初中语文)”培训活动结束了,但人工智能与语文教育的融合却刚刚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工智能赋能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是技术的炫技,而是为了更好地回归“人”的教育——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滋养他们的心灵,培养其适应未来的核心素养。


作者、图片来源:王品择

供稿审核人:郭晓平

编辑、审核:姜晓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