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日报】泰山皮影走近年轻人(2012-06-19)

作者:来源:泰山学院发布时间:2012-06-19浏览次数:330

记者 赵莎莎

卡通元素融入泰山皮影

  “来者何人?俺乃泰山石敢当!胆大的妖狼,竟敢在泰山上拦路吃人,俺岂能容你!”一阵热闹的锣鼓声,配上地道的琴书唱腔,《泰山石敢当》皮影戏演出开始了。6月15日,在老县衙文化大院的弄影轩,白色幕布后,范正安一个人忙碌着,口里边唱着曲,手里边舞着人,脚下还踩着锤儿伴奏。

  2009年,64岁的范正安创办了皮影戏小剧场——弄影轩。今年,该剧场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这个荣誉分量很重,只有不断挖掘老节目,创新新节目,才能无愧这个荣誉称号。”范正安说。

  为了吸引游客特别是学生的目光,范正安将卡通动漫元素融入其中,不仅有经典剧目《泰山石敢当》,还新增加了《武松打虎新传》、《三头牛》等剧目。“经典泰山皮影戏可以使观众领会到泰山皮影的精髓,但是为了适合年轻人的口味,我们推出了注入时尚和动漫元素的剧目,希望他们不仅仅把看泰山皮影当作一种娱乐,更重要的是从中学习了解泰山皮影的文化历史。”范正安说。不仅如此,他还将山东琴书、山东快书、东平渔鼓、山东落子等搬上戏台,让观看者感受到多种传统艺术表演形式的魅力。

紧跟时尚彰显个性

  打开优酷等视频网站,一部名为《留影》的微电影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泰山皮影。幕布上,一个男孩骑着自行车,不小心撞倒一个女孩,二人从此相识、相恋……“我想把我的影子永远留在你身边。”一段皮影戏记录了二人的青春与爱情。

  “目前,弄影轩接待的观众中年轻男女占60%以上。年轻男女已成为泰山皮影传承的主力军。”范正安的儿子、泰山皮影第七代传承人范维国介绍说,他们拍摄微电影《留影》也是希望将更多年轻人的视线吸引到泰山皮影剧场中。

  网络是扩大品牌影响的重要媒介。范维国紧跟时代步伐,在淘宝网开设了真人皮影个性订制服务。顾客只需要提供一张个人的照片或者漫画照,范维国会根据顾客需要制作不同的真人皮影,还可以订制NBA明星系列的皮影。

走进学生课堂

  为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范正安的推动下,泰山皮影早在2007年就已经作为正式课程进入了泰安师范附属学校课堂。“现在泰山皮影课在该校每学期课时244节,一学年近500课时。”范维国说,目前,全市已经有1.3万余名小学生学习过这门课程。2008年,泰山皮影又随山东省齐鲁文化报告团走进了全国200多所大学的学术报告厅;2011年2月,泰山皮影作为一门选修课正式进入泰山学院的教学体系,一学期36课时。

  “现在每周二、四晚上,我都要去上课,学生们的兴趣浓厚。”范维国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学生们写下的接触泰山皮影后的心得体会。“别看他们对皮影艺术接触时间不长,可是提出的意见却十分中肯。”范维国告诉记者,2011年11月,泰山学院喜欢皮影戏的大学生们自发组织成立了一个皮影艺术社团。“下一步我们将在学院内部以及我市相关部门举行学生优秀作品展。”

  如今,泰山学院、泰山医学院、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都有泰山皮影门票的大学生代理,“购买双人票,我们还将赠送泰山皮影为主题的照片,这一活动吸引了很多大学生参与。”范维国说。

    主题公园选址确定

  走进弄影轩,古色古香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包含泰山皮影元素的服装类、镜框类、挂饰类和实物类等四大类60多个品种的商品挂满了展售区。弄影轩剧场自2009年11月试营业以来,已接待旅游团体200多个,接待外国友人2000余人次。皮影商品年产1万余件,产品畅销德、意、日、英、美、法、加拿大等十余个国家。“许多游客来到弄影轩,都会被皮影艺术吸引,尤其是外国游客,对中国的传统艺术很感兴趣。”范维国说。

  弄影轩的创办,使泰山皮影也由一门传统艺术走向了市场化道路。目前,仅能容纳60余人的弄影轩已经远不能满足游客需求,“我希望建设一个泰山皮影主题公园,从皮影艺术剧场、皮影茶馆、皮影车间、皮影文化研究中心到文化主题酒店、其他门类的民俗工艺品展销、杂技表演等一应俱全。”范维国表示,目前,主题公园选址已经确定在白马石民俗村,近期将开工建设。


链接: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一种古老的曲艺形式,是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发源于西汉鼎盛至清末。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因所用偶人以及场面道具取自驴皮,故称之为皮影。

  其他地方表演皮影通常是一个团队,而泰山皮影可以单人进行全部表演。表演者在表演时手脚并用,自己配音演唱,全身各个部位都被调动起来。泰山皮影戏的唱腔高亢、浑厚、踏实,以山东大鼓为主,琴书、坠子为辅,具有杂家风格。其戏中的唱词全是泰山方言,诙谐幽默,深受老百姓喜爱。而泰山皮影戏的伴奏乐器仅一鼓、一镲、一梆子,堪称皮影戏之最。

  在制作技法上,泰山皮影有其独特之处。泰山皮影往往能保存七八十年,保存条件好的甚至能保存到上百年,这得益于其独特的防腐处理。在雕刻上,用刀拙朴,和中国画中的大写意有异曲同工之处,体现了泰山人憨厚、豁达的性格。


新闻链接:

《泰安日报》2012年6月19日http://epaper.my0538.com/hgzplpmrdx/taianribao/content/20120619/Articel05004WD.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