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日报】最早的“巫山”属于泰山山脉(2012-10-18)

作者:赵莎莎来源:泰山学院发布时间:2012-10-18浏览次数:336

                          
                                          
  许多学者在探讨巫山神女原型时,皆发现其与巫儿现象有着种种联系。清人叶圭绶已创此论,现代考古学家陈梦家又从民俗学角度作了举证:“(齐俗)不嫁而曰巫儿,犹宋《赋》未行而曰巫女……庄公如齐观社,《谷梁》以为尸女……而巫山神女为帝之季女,又名女尸(即尸女),是神女即尸女,尸女即巫儿,高唐即社之确证。”陈梦家的例证指出,齐国俗称的女子不嫁为巫儿,类似于宋玉《高唐赋》中所提到的把未嫁女子称为巫女……庄公到齐国去观看祭祀土地神的祭礼,《谷梁传》称之为尸女……而相传为天帝的小女儿的巫山神女,又叫女尸(即尸女),是神女即尸女,尸女即巫儿。这一情形确如叶舒宪所论:“仅从‘巫山’这一命名上就已暗示了她与‘巫儿’的内在联系。”

  周郢将齐国巫儿与宋玉赋中的巫山神女作一比较,发现两者有惊人的相似:

  首先,身世与行为相似:齐国巫儿居家不嫁,但她们并非独居,而是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自主追求异性,并且可以有自己的非婚生子女。《战国策·齐策四》记齐人曾向田骈言道:“臣邻人之女,设为不嫁,行年三十,而有七子。”这里指出,一个三十未嫁的女子却有七个子女。此点正是《汉书·地理志》把“巫儿”和“淫佚”相联系的原因。一些宗教祭祀活动与节庆集会,乃是这种不嫁女子寻求偶居男子的最好机会。《史记·滑稽列传》中,淳于髡曾以第一人称的口气,描述过齐地州闾之会时男女交往的情景:“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卢云先生认为:“这种州闾之会有女主人,肯定是在某一家族中举行的……聚会结束后,女主人可自由留一男子同居,而无任何忌讳……这个女主人不是一般主妇,而正是没有出嫁、为家主祭的长女巫儿。”而宋玉赋中的巫山神女亦不嫁(《文选注》引《襄阳耆旧传》:“赤帝女曰姚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未行即未嫁),“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其形止做派,与齐之巫儿非常相似。

  其次,职司相似:齐国巫儿肩负着“为家主祠”之宗教职能,类似西方信仰风俗中之“处女祭司”。因此在世人心目中,巫儿具备了与先人对话的神通。宋玉赋中的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祭坛)之下”,充满了灵异色彩。此一描写,应即为对巫儿神异的文学演绎。

  第三,遇合之人相似:宋玉赋中最重要的情节,便是巫山神女“自荐枕席”,与楚国怀、襄两代君王欢会。而巫儿故事也具有这一特点。《汉书·地理志》将齐国巫儿的起源归咎于齐襄公的“淫乱”,自然完全错误,已为方家所驳正。但这种说法的产生,却应基于齐襄公与姐妹宣淫、作“鸟兽之行”(元于钦《齐乘》语)的一系列传闻。因此可以断定,齐国巫儿故事很早就与君王发生联系。有学者指出:“早期的美人梦幻型作品大都让君王或与君王相关的男主人公充当同超自然的神女或仙女相恋的角色”,这其实是一种“圣王与圣婚”的仪式。巫儿与齐襄公的“淫乱”传闻,其实质也与此无异。

  根据以上分析,周郢认为,巫山神女的原型之一,即是来源于齐地之巫儿。卢云先生曾指出:“高唐神女的这些特征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一种概括和想象。可以说,高唐神女的原型,就是楚地众多的未嫁、主祭、性生活自由的女子。”清代学者叶圭绶除了认定巫山神女源出于巫儿,更提出所居之山,最早应是指泰山附近之巫山。他所著的《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八《山考·附论》中云:“余谓宋玉赋神女,固文人寓言,然蜀地巫山与高唐风马牛不相及。巫儿山地近高唐,所谓神女,必其时因巫儿主祠,世俗谬为附会,则巫山神女,正非无端捏饰。”该观点认为,宋玉赋中所说的神女固然来自于文人杜撰的寓言,蜀地的巫山与高唐风马牛不相及。巫儿山紧靠高唐,所谓的神女定是留在家里未嫁、主祠的女子,世俗认为有些牵强附会,但巫山神女确不是无端捏造而来。从地理位置(齐地巫山与高唐邑、阳地相近)和性质(齐地巫山因巫儿而得名)两方面来辨析,巫山神女的名号都应出自齐地巫山。此说得到了楚辞学家孙作云的充分认同,其在《泰山礼俗研究》中论称:“山东的巫山才是巫山真正的所在。若说巫山神女的根本故居,应该在此(齐)巫山,而不在彼(楚)巫山。”



  《高唐赋·序》中写道:“(宋)玉曰:昔者先王(楚怀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又云:“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高唐赋》中记载的这一朝云暮雨之巫山,后世多认为是巴东三峡中的巫山。《文选注》引《汉书注》:“巫山在南郡巫县。”书中指巫山位于南郡,而南郡始置于秦朝,统辖江陵县(今湖北荆州)。有当代学者认为:“《史记》中所说的巫郡、巫山就是三峡巫山……高山大江,套峡连绵,瀑布高悬,只有三峡巫山才符合《高唐赋》的描述。”不过若追溯“巫山”这一名称的源头,却还有更早的出典。

  《左传·襄公十八年》中曾记载“齐侯登巫山以望晋师。”这是最早见于经籍的“巫山”之名。那这一最早的有确切记录的巫山位于何地呢?晋杜预注云:“巫山,在卢县东北。”而卢县始置于秦,即今山东长清县孝里镇广里村,属济北郡,毗邻今肥城市。可见,《左传》中记载的巫山在地缘上与泰山有着较为亲密的关系。

  《水经注·济水注》记载:“京相璠曰:巫山在平阴东北,昔齐侯登望晋军,畏众而归。师旷邢伯闻乌鸟之音,知齐师潜遁。”文中京相璠说:巫山位于平阴东北,齐侯曾登上巫山观察齐国军队,后因畏惧晋军兵多将广而撤退。师旷(晋国主乐大师)、邢伯听到乌鸦的叫声后,得知齐军已悄悄地逃走了。《水经注》中的巫山,实指今长清县城西南20余公里外孝里镇的孝堂山。这与《左传》中提及的位于卢县的巫山是相吻合的。

  光绪《山东通志》卷二十三《疆域志第三·山川》备引诸说,云:“巫山,在(肥城)县西北六十里。《太平寰宇记》:一名孝堂山,相传汉孝子郭巨葬母于此,故名。《齐乘》:清河北经巫山,俗讹为无儿山(《大清一统志》)。谨案……今巫山之上有石室,耆老言郭巨葬母处,世谓孝子堂。此山距肥城、长清两县界,隶长清者在孝里铺东。故杜注谓‘在卢县东北’也。”这句话指如今的巫山上建有石室,长者们说那是孝子郭巨埋葬自己母亲的地方,后世称之为孝子堂。巫山位于肥城、长清两县的交界处,隶属于长清而在孝里铺以东。

  光绪《肥城县志》卷二《古迹》记云:“孝里:在县西北东张社孝堂山下,因汉孝子郭巨避难来此,人皆感之,遂名其里曰孝里,山曰孝堂。孝堂山一名巫山,《春秋传》:晋师伐齐,齐侯登巫山以望晋师,即此。因山有孝子堂而改今名。”其山为泰山西麓之支阜,春秋时毗邻齐之高唐邑,今属济南市长清区之孝里镇。《肥城县志》讲述了孝里、巫山(即孝堂山)的名来,并指出巫山实则属于泰山山脉。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自战国时期楚国赋家宋玉《高唐》、《神女》二赋问世之后,巫山神女这一中国文化中的“维纳斯”,便携着朝云暮雨,时时回荡于多彩的文学画廊之中。泰山文化学者、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周郢在2012年第2期的《管子学刊》上发表论文《从巫山神女到泰山玉女》,在前人基础上提出学术新观点:认为楚辞中的巫山神女原型,与泰山有着密切关系。
  周郢通过研究认为,楚辞中的巫山神女原型,与泰山有着密切关系——最早见于经籍的巫山,落处于齐国泰山附近;巫山之名,又源自齐地的“巫儿”风俗;而传说中之巫山神女与巫儿相比,身世、行为、职司及男女遇合都非常相似。因此可以推断,巫山神女的原型之一,即是来源于齐地巫儿。

  新闻链接:

《泰安日报》2012年10月18日http://epaper.my0538.com/hgzplpmrdx/taianribao/content/20121018/Articel6003WD.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