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晚报】“大河遗址”发现三片两千年前灰陶陶片(2014-03-26)

作者:来源:泰山学院发布时间:2014-03-26浏览次数:116

     本报讯(记者秦雷)25日上午,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的专家来到大河水库北岸,对本报曾报道过的遗址进行考察。专家在现场发现两千年前的陶片和距今一万年以前的石器,对于万昌华教授此前发现的石器,专家将带回研究所进一步调查。

    本报2013年12月27日曾报道,泰山学院万昌华教授在大河水库北岸,发现一处隐藏“万年以上的文化遗迹”,找到大量经过“粗加工的石器”。万昌华认为,这处“大河遗址”比大汶口文化要早至少5000年,属于旧石器时代后期遗址。万昌华教授由此推断,这处“大河遗址”向人们证实着几位史学专家的观点——泰山一域实为“中华原始民族之策源地”。而如果万昌华教授的观点被证实,大河水库区域也将能为山东最大的远古人聚居区。

    “石英石器是1至2万年前先民经常使用的生产工具,薄片锋利,可以剥皮、割肉。”对于发现的石英石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胡秉华说不能通过肉眼确定准确年代,需要通过高倍电子显微镜观察,查看上面是否有动物肉等纤维。对于万昌华此前收集的“石器”,胡秉华说有些特征较为明显,但如果想确定这些“石器”的年代,需要通过高倍电子显微镜进行微观确定打造痕迹等特征。

    在“大河遗址”现场,胡秉华等人还发现了三块陶片。胡秉华介绍,这三块陶片为灰陶,所处年代不同,“夏朝晚期、商代早期开始有,流行于商代、春秋战国,汉代也有。”胡秉华说,这意味着大河区域在2000年前就有村落等聚集区,这个地方南有水,北有山,比较适合居住。据称,三块陶片所用工艺不同,有的可以煮东西,有的则只能装东西不能见火。记者了解到,胡秉华从万昌华收集的“石器”中挑选“盘状器”、“斧形器”等三件“石器”带走调查。万昌华告诉记者,胡秉华肯定了他收集的三件“石器”,经过鉴定属实后将把泰山地区文明史推前至少五千年。

新闻链接:

《泰山晚报》2014年3月26日http://222.132.157.151:9988/tswb/html/2014-03/26/content_1288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