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王庆功:坚持立德树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09-02)

作者:贺安栋来源:泰山学院发布时间:2014-09-07浏览次数:81

    大众网泰安9月2日讯(通讯员 贺安栋 报道)9月1日,泰山学院党委书记王庆功在学校2014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暨正处级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发表了题为《坚持立德树人 推进依法治校 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讲话,在学校干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

  王庆功在讲话中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用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等学校,我们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王庆功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要求。

  第一、全体教职工要带头践行。习近平同志指出:“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也是我们的使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自己不仅要真懂、真信,更要带头践行、身体力行,在校园中形成积极向上、乐于向善的力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怎么让广大教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们一项紧迫而又极端重要的任务。广大教师不但要传授文化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争取做学生智慧的“引路人”;学生工作者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争取做学生学习、生活上的“知心人”;机关部门的管理人员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立场上,以热情的态度、真诚的服务对待每一名前来办事的人员,争取做服务学生的“贴心人”。我们所有教职工都要加强自身修养,爱岗敬业传授知识,立德修身做好表率,在团结、友善的工作氛围中与人为善、与人为伴,争取让我们的学生在校园中能够感觉到温暖、感受到教育、体会到和谐,努力形成“三全育人”的良好局面。

    第二、要不断完善德育系统工程。经过两年多的实施,我校德育系统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得到了上级认可。这说明,我们的德育工作是大有可为的,对此应当树立足够的信心。但德育系统工程是否已经尽善尽美了呢?哪些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哪些领域还需要拓展?哪些环节还需要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是关于如何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问题。以前我们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但实事求是地说,教师讲授的内容让学生感觉离得太远,他们并不是真心喜欢。下一步,必须深化教学改革,要本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神,让学生真听、真懂、真信。

  二是关于学科德育、专业德育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探索,比如历史学院的“教授德育讲堂”、数学学院的“德育课程”等德育工作都很有特色,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还有没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我想在这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下一步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中,并增加相应的模块和栏目。同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逐步形成我们的课程德育特色,使教师不光传授知识,更应该让学生享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启迪,切实做到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

    三是关于其他德育载体的创新问题。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各专题教育究竟要怎么搞?这也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要争取通过多种教育载体,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促进学生学会感恩、乐于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使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第三、大力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习近平在山东考察调研时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蕴含着实现中国梦的强大道德力量。针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关部门和单位能不能开设一门传统文化课或搞几个专题讲座?讲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讲讲“仁、义、礼、智、信”的思想,讲讲“内圣外王”的思想,讲讲“法治”的思想,争取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贯穿到德育系统工程之中。

  当然,我们不能仅限于讲授、说教,还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需要我们针对学生思想和行为实际,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全方位地真心体验、切实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闻链接:

大众网2014年9月2日

http://taian.dzwww.com/2013sy/taxw/201409/t20140902_10951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