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获奖名单揭晓。由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振云、郭慰慰、李晓玲指导,贾祥云等同学主讲的《初心不负——共产党能赢的成功秘诀》荣获本科组二等奖。这是该校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结出的硕果。
近年来,泰山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与泰安市大中小学开展思政课共建,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进行一体化设计,探索开展了“同课异构”“协同教研”“双向互聘”等活动,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不断增强。
搭建“大平台”
2023年初,泰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在泰山学院挂牌成立。泰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王爱新,泰山学院党委书记范真共同为泰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揭牌,并为首批特聘专家颁发聘书。
泰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是由泰山学院和泰安市教育局联合成立的融“特色化、创新性、协同性”为一体的思政课教研指导平台,是建立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加强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思政课建设分类指导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各学段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的有力探索。
在泰安市教科院的大力支持下,指导中心围绕互兼互聘与教学研讨、师资培训与理论提升、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人才培养与竞赛指导、质量评估与政策咨询、乡村思政教师素质提升六大版块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推动泰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我们将秉持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育人同力、质量同优的宗旨,凝聚整合泰安市思政教育资源,搭建学习共同体、研修共同体、教学共同体、资源共同体、育人共同体,打造一批示范思政‘金课’、一支思政名师队伍、一批高水平教学研究成果、一批高质量智库咨政报告,一批特色品牌活动,形成协同育人格局,汇聚强大育人合力,切实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为时代新人培育提供坚强保障。”泰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负责人说。
讲好“大思政课”
在泰安一中的思政课大讲堂上,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莉老师以《坚持总体布局推进全面发展》为题,通过历史故事演绎、视频讲解、互动问答等方式,向同学们生动地解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节课是根据高中生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来设计的,语言表达、政策解读、案例选取等都跟大学生上课有很大区别。希望通过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引导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不负青春韶华、争做时代新人。”王莉老师说。
同样,在泰安市望岳中学的思政公开课上,同学们唇枪舌剑,热烈讨论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利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不竭动力”“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繁荣兴盛”……
主讲教师泰山学院卢元芬博士适时点拨,展示了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教育引导学生们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志存高远,在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洪流中奋楫扬帆,发奋图强。
像王莉、卢元芬一样,泰山学院郭慰慰、刘艳丽、王蓓、高振云、李晓玲等多名教师走进泰安一中、泰山中学、泰山学院附属中学、望岳中学、东平明湖中学等学校,为中小学生讲授思政公开课。“思政课大中小学一体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创举。举办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推进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展思政课教学,搭建思政课人才培养、教学展示重要平台,能够为新时代思政课的守正创新、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说。
近年来,泰山学院思政课建设成效显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获批山东省一流课程(混合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获批山东省学校思政“金课”。为带动泰安市中小学思政课同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形成了思政课“同课异构 协同共研”集体备课新模式。针对同一门课程、同一个专题,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不同学校的优秀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及热点话题进行特色各异又互相关联的课堂教学展示。在共同研讨、切磋交流中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了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培养“大师资”
高振云是学校近年来迅速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思政课教师,先后荣获山东省首届全省学校思政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山东省首届学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山东省第七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在山东省“同城大课堂”活动中获优秀奖,并被推荐参加教育部教学展示活动。“站稳讲台、站好讲台才能教好书育好人!这是马院思政课老师的优良传统。我也很荣幸能成为‘郭慰慰名师工作室’成员。每次参加比赛,工作室都会专门从校外邀请专家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帮扶,对参赛选题、课件制作、板书设计等各方面提出细致的指导意见,使我快速地成长起来!”高振云说。
作为第二批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郭慰慰工作室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中正高职称人员的领头雁作用,以提升教学研究水平、促进服务能力为主线,以培训、交流、推广为途径,构建集学习、教学、科研、培训、服务为一体的平台,使工作室成为推动教学改革、推广教学经验、提升社会服务、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助力科研团队培养培育、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沿阵地。
另外,学校借助“周末理论大讲堂”“萌新磨课会”“思政云讲堂”等平台对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鼓励广大教师到中小学挂职、支教,到国内知名大学进修访学,开阔了思政课教师的眼界,提升了其专业素养。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思政课领军人物和骨干团队。其中,刘艳丽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山东省首届学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大赛特等奖,郭慰慰入选山东省学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山东省基础教育培训专家,刘艳丽、郭慰慰荣获山东首届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骨干、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等荣誉称号。